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| 大众网主站 | 广告服务 | 投稿| 联系我们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健康

给中医药“补血养气”(聚焦·问诊中医改革(下))

来源:人民网-人民日报   作者:   2014-12-25 09:54:00

  扶正

  服务价格低廉是“双刃剑”,在为百姓带来优惠的同时,也让中医药“造血”功能不足。应当提高服务价格,让中医干中医的活,不再“以西养中”

  重庆市垫江县高安镇东兴村7岁男孩刘攀现在能跑能走。在几个月前,他曾因发高烧,注射到坐骨神经上,站不起来差点瘫痪。大医院高昂的治疗费用让家里望而却步。无奈之下,家长把孩子背到了镇卫生院求助。针灸理疗科医生刘禄清运用理疗、针灸和按摩等传统中医手法,帮助疏经活血,孩子慢慢能走能站,5个月后已基本痊愈,整个治疗过程只花了1000元左右,每天不到10块钱。

  “一把草,一根针”,中医药素以“简、便、验、廉”而著称。但是,服务价格低廉是把“双刃剑”,在为百姓带来优惠的同时,也让中医药“造血”功能不足。

  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加大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。针对中医药服务收费较低、经济效益低、业务萎缩等问题,上海市浦东新区设立专项经费,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投入,在政府对公共卫生专项投入中增加中医专项补助经费;充分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,增加中医药建设项目份额;在重大科技计划中安排更多的中医药项目,确保财政投入的资金用到中医身上。

  河北省石家庄市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补偿价格。从2013年7月1日起, 9所县级中医院与县级综合医院改革同步实施,将中医诊疗收费标准在原来基础上提高了50%。

  甘肃卫生计生委主任刘维忠认为,中医诊疗费用有待提高。中医没有大型设备检查,只能凭借传统诊疗手段。中医服务费用这么低,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现象。提高中医药服务价格,让中医干中医的活,靠技术吃饭,不再“以西养中”,这样有助于维护从业人员的积极性,推动中医药事业整体发展。他介绍,甘肃发改委先后两次提高中医服务价格标准后,省级名中医每次32元,针灸等治疗费提高1倍。

  北京市东城区让中医“吃皇粮”,政府为群众“购买”廉价的中医服务。改革的目的不是为了“扶贫、扶弱”,而是要“扶优、补廉”。“扶优”是扶持中医药的特色优势,“补廉”是补上中医药的差价,最终让中医院能够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,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。

  北京市中医局局长屠志涛说,实行中医特色服务年度绩效考核制度,并与财政补偿挂钩,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基本工资、津贴由财政全额拨款,保证政府举办的中医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中医药服务。

初审编辑:张丽
责任编辑:zhuangyuanyuan
分享: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