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现金吗?我手机转你

2018-09-19 14:29:00 来源: 日照金融消协 作者: 王娟

  昨天和朋友们聚餐时聊到了买菜砍价的话题。一群80后期待着用“买菜砍价与否”来调侃面前这个新晋奶爸是不是“过日子的人”。

  要知道在我小时候,砍得一手好价几乎可以算作一项重要的个人能力。然而时代确实不同了,朋友说自从菜贩子统统用上手机支付没了找零的问题,也就少了太多砍价的理由,连抹零头这种最入门的砍价技巧都几乎绝迹江湖。

  他还说,如果你实在觉得不砍价心里缺点啥就让人给你搭点小葱吧。

  一时间,我开始怀念起那张棕色的一角钱,在我们北方,也叫“一毛钱”。 

  随着中国经济飞一样的发展,有些曾经习以为常的消费习惯,好像已经从生活中消失很久了。

  1988年,我爸托了很多层关系才找到轻工业局,举全家之力买了一台彩电。在这之前,关于是买录音机还是电视机的讨论,已经进行了很多次。而在电视机到来之前,家里最值钱的硬货是辆自行车,那是当时最流行,也是唯一的私人交通工具。

  我父母都在国企工作,单位虽然效益还不错,但全家生活节俭,钱从来都是要计划着花的。若果不是因为结婚,可能短期内不会做出这个赶时髦的决定。

  为了这一天,全家进行了很久的准备。包括动用了当时唯一的理财方式:零存整取。

  那是一个理财≈储蓄的年月,只要每月固定存大概26块,三年后能连本带利拿到1000块巨款。说起来,当时就连能“玩得起”零存整取的人,也着实不多。

  现在的年轻人总觉得东西坏了是应该换的,但那时候的人真的认为东西坏了是应该修的。所以,对当时国人的消费理念最精辟的概括仍旧是:新三年,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

  唯一和今天有些类似的,就是很多东西都是要抢的。

  那时,人们习惯于把一摞钱按面值大小整齐排放,出门能带几十块钱足够证明自己的日子过得十分红火。50块面值是不折不扣的“大票”,能不“破”就尽量不“破”。

  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概念还停留在“角”上,几分钱是可以买到不少东西的。如果什么东西要价几块钱,那可真是挺贵了,毕竟看场露天电影也不过2毛的票价。

  80年代末90年代初,几分钱“真的是钱” 

  彼时,大家都没什么大钱,也没几个人用得上“皮夹子”,所以兜里总是分分毛毛。为了带着方便。人人都掌握了一种高级的支付方式:“给零找整”。就是1块6的东西给2块1找5毛,少一张是一张。

  一直到90年代初期,其实大部分人的生活没有发生什么明显的变化。

  90年后,随着工资普遍实现了从两位数到三位数的增长,收入除了应付日常开销,还能有点结余了。但钱依旧是计划着花的,只是存折的数字在慢慢变大,很多家庭都在秘密进行着原始积累。虽然他们也说不清楚这些钱打算怎么用,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思维根深蒂固。

  慢慢的,货币里“分”的概念开始退出视线,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一角钱就是最低面值了。

  1987年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

  生活中出现了零零星星的娱乐性消费,偶尔“下馆子搓一顿”不算奢侈。至于买新衣服这种行为,如果不是过年,最少也要等到换季才会动动念头。

  95年前后,市场经济已经初见成效,“个体户”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个别当时被称为“老板”或“大款”的人已经不可思议的开上了轿车,拿上了大哥大。我爸也实现了交通工具的再次升级,入手了一台铃木摩托。我呢,则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个Walkman。汽车什么的,真是不敢想。

  95年用大哥大是需要办理“持机证”的

  2000年以后,伴随着第五套人民币的发行,我们最爱的“红票票”出现了。工资收入跨过破千的门槛,日常消费的价格概念上升为“元”。

  市场经济如火如荼,民间资本呈现一片蓬勃之势。“下海”大潮中一时间出现了不少“先富起来”的人。股市,也成了大家竞相选择的理财新手段。

  我家楼下孩子他爸因为这几年做生意挣了不少,从别的老板那里低价入了一辆二手车,成为了我记忆中小区第一台豪华私家车。这事儿,让我羡慕了很久,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也可以有这么一辆车。

  2003年,淘宝创立,虽然当时年轻人已经知道什么是网上购物,可大家还是更习惯在商场里一手交钱一首交货的买东西。如果不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网友更没安全感,2004年也找不到几个人愿意把钱放在支付宝里。

  2005年,我生活中第一次听说有人贷款买了房。不过好像从2001年开始温州炒房团就开始席卷全国了,每次出动都能坐满好几车厢的人。

  那年月,大部分人都还对贷款有一种不安全感,生怕哪天还不上的心态如鲠在喉。因此只有在面对房、车这样的绝对大件时,贷款才可能是件值得考虑的事。但其实更多人仍然憋着一口气,期待有一天能攒够全款,享受一次付清的爽劲儿!

  大概也是在2005年,存折一夜之间不见了,银行卡自推出很多年后开始流行。虽然“拉卡”是件很洋气的事,不过能“拉卡”的地方真的很少,银行卡的便利更多还是体现在取钱不用排队上,花现金仍是大家的第一选择。

  1985年国内第一张银行卡

  有胆大的人开始用上了一种叫“信用卡”的东西,听说可以“提前消费”。不过当时让我一直不解的是,何必先刷卡再还钱,多麻烦啊,晚两天再买呗!

  1986年国内第一张信用卡

  对于那时还在上高中的我来说,生活中出现了很多高端消费品:AIR JORDAN成了当时男同学间展示家庭实力的重要手段,另一个方法是通过手机,NOKIA当年的风头不逊于如今的iPhone。当然,最顶级的消费品还是汽车,只是能坐车上学的人屈指可数,全校也没几个。

  10年,“月入过万”是大家在工资收入上的普遍追求。因为购买力的提升,网上购物在那些物流通畅的地区已经渐渐起势。不过,那时的消费者多数依旧恪守着“挣多少花多少”的消费理念,网购也还停留在购买小额商品的时代。

  10年底,随着身边买车的人越来越多,我爸按耐不住再一次升级了交通工具并尝试了人生的第一次贷款,入手了一台新车。这时他才发现,原来贷款并没有想象中可怕,还能帮自己减轻不少现金压力。

  2011年,当今另一大移动支付巨头微信推出,只不过当时还只是一个用来发语音的社交软件。顷刻间,我们购买了多年的“短信套餐”成为历史,“流量套餐”才是归途。

  我也趁着当年1.6及以下排量购置税减免政策购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台车。

  同年,一种前所未闻的叫做“二维码”的东西开始普及开来,扫一扫会有很多神奇的事情发生。支付宝顺势推出条码付业务,开启了线下扫码支付之路。2013年8月,微信就推出了支付模式。

  几个月后的2014年春节,线上支付用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向全国推广开来。那7天,全国上下都经历了一个被微信红包、支付宝红包疯狂席卷的长假,为了抢红包,连我爸都换上了新款的智能手机。

  2015年,我还保持着出门带钱包的习惯,但是已经把主要的银行卡都绑定了手机。那年发小新婚,身在外地无法前往的我用微信转了个红包聊表心意。

  2016年,身边的同事们好像每天都在收着快递,同时,乐此不疲的还着小额分期付款。身上出现了好多价值不菲的单品,但没有一个是全款买的。更有甚者动一动手指,就买了台车。

  2017年,我去了趟欧洲旅游。购物结账时,德国姑娘笑嘻嘻的从柜台拿出了一个支付宝桌牌,我惊讶着扫了码付了钱。回来之后小伙伴说,我买的这些东西其实通过代购更划算。

  2018年我开始出门只带手机,因为我惊讶的发现,在路边乞讨的乞丐面前除了一个小碗,还多出了两个二维码。这个年代,已经没有什么是扫码无法解决的了。

  直到昨天,聚餐结束后,我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现金付停车费,转身问了句,谁有现金?我手机转你。

  五个人面面相觑,只有一人拿出了唯一的一张“红票票”。

  而我想的是,这个不能手机支付的停车场可真让人受不了!

  刹那间,我似乎突然理解了买菜不再砍价这事。如今,也似乎真的看不见谁出门带着鼓鼓的钱包,期待着收银员一张一张的找零给你。那些回忆虽然久违了,但随之而来的更多是惊喜、便利和科技。

  若干年前,我们改革开放求发展,就是要让那些以前大家只敢想想的事情,变得人人都可亲身一试。让那些从前很麻烦的事情,变得很容易。

  想想那些90年代就开上汽车的人,在当时看起来是多么遥不可及,除了看看,很多人并没有多想。2000年初,当邻居家买了别克“新世纪”的时候,我发现买车这事原来是可以想想的。2010年,老爸的英朗GT让梦想照进了现实,不久之后,我也跟随步伐有了属于自己的凯越。

  从消费方式的升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,这场时代巨变,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在共同经历着。

初审编辑:

责任编辑:王雪雁

相关新闻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