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31日,中国平安集团旗下上海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金融壹账通”)宣布,携“智能财富管家”(Robo-advisor)正式进入智能投顾市场。该产品整合了金融壹账通大数据客户识别能力、平安证券基金投研服务与陆金所资管基金销售服务,独创客户画像智能识别系统,为用户提供智能化、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。
整合集团科技实力 打造独有智能投顾优势
“智能财富管家”产品整合了平安集团的科技优势,由金融壹账通主导,并联合平安证券、陆金所推出。其中,金融壹账提供用户侧大数据相关能力;平安证券则凭借多年的基金行业和市场研究经验,提供战略层级大类资产配置和基金量化优选支持;陆金所提供基金销售系统方面支持。
金融壹账通总经理邵海峰表示,“产品旨在结合长期积累的市场经验,根据用户的财务状况、风险偏好、财务目标等,运用智能算法及投资组合优化等理论模型,为用户量身定制财务投资规划。”
据邵海峰介绍,“基于百万级已有风险偏好的客户数据,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独创的‘风险偏好识别模型‘,改变了传统模式中繁杂的风险问卷流程,将大数据技术与问卷结合,精准化风险偏好识别能力,并能够根据用户数据变化定期调整评分结果。”他认为这是智能财富管家最大的优势。
此外,在产品组合上,智能财富管家可为用户量身定制匹配用户风险的最佳理财产品组合;在交易流程上,还将为用户提供一键组合下单流程,并可以按照组合来持续追踪收益。
专注中小金融机构 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
据悉,金融壹账通的智能财富管家一方面提升用户在投顾方面的体验,另一方面专注于为国内外中小金融机构提供金融科技解决方案。“我们希望同时将与此相关的人工智能理财相关技术开放出来,提供给中小金融机构,帮助中小银行优化其金融产品、降低获客、运营与服务等成本,进而持续扩大服务范围,最终实现普惠金融。”邵海峰表示。他进一步透露,智能财富管家尚在测试阶段,但已得到了诸多中小银行及非金融机构的强烈关注,未来一年里,有信心能为这些中小银行服务对象至少带来100亿的金融产品销售量。
此外,智能财富管家可以针对机构需求零件化输出,也可以输出产品组合模型、客户识别模型等。“例如我们可根据客户需求输出功能,包括用户风险识别模块、资产配置模型、产品池及支付方式,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,产品池支持接入客户自有产品,基于用户反馈数据,对模型进行整体改进引入更多维度数据,提升用户画像精准度等。“邵海峰进一步表示。
近年来,金融领域的智能投顾服务伴随AI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而兴起,不仅减少了高额的投资咨询费、降低了投资理财的进入门槛,同时拥有简单安全的一键交易过程、私行级的投资服务体验、最优的风险收益均衡等优势。“随着国内大众财富阶层的快速崛起,数字化与网络化日益大行其道,这一类高净值群体对智能投顾的易用性、低费率优势非常认可。这些因素均为智能投顾行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恰逢其时的机遇。”邵海峰表示,尽管目前我国智能投顾的发展刚刚起步,但不难想象未来将有极大的增长空间。而波士顿报告也显示,预计到2018年,中国的私人财富总规模将达到40万亿美元;预计未来智能投顾管理的资金或将高达4万亿美元。
智能投顾市场可谓“百舸争流”。可以预见,随着技术算力的发展、政策的逐步完善、市场的逐步成熟和理财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,人工智能理财市场必将从探索期逐步往市场启动期转变。(完)
关于中国平安
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,中国平安(全称“中国平安保险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”)以“建成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”为方向,目前已发展成为融保险、银行、投资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。截至2017年6月30日,个人客户数达到1.43亿。截至2017年6月末,集团总资产达人民币约5.99万亿元,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4,257.80亿元。从保费收入来衡量,平安寿险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,平安产险为中国第二大产险公司,平安养老险为中国第一大养老保险公司,旗下平安银行为国内首家股份制银行,包括信托、证券、资产管理等在内的投资业务也是中国平安重要的业务支柱。此外,中国平安积极开拓包括陆金所、好医生、平安好房、壹钱包、金融壹账通等在内的互联网金融业务,并在规模与用户数方面显著增长。截至2017年6月30日,平安互联网用户规模达4.03亿。
中国平安在《福布斯》最新一期“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”中名列第16位;在美国《财富》杂志“全球领先企业500强”中名列第39位;除此之外,在英国WPP集团旗下Millward Brown公布的“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”中名列第61位。
更多讯息,欢迎登陆中国平安官方微博http://t.sina.com.cn/pingan/,http://t.qq.com/pingan或平安公司官网www.pingan.cn查询。